□身商務中心邊人物·時間都去哪兒了
  一首《時間都去哪兒了》在春晚上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,引發廣泛關註,習近平主席近日接受俄羅斯媒體專訪時引用到這首歌曲,更是引髮網友們熱烈討論。京華時報記莊臣者隨機採訪了一些身邊人物,看看他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。
  ◎講述人白睿 ◎性別信用貸款男 ◎職業某大型企業品牌宣傳經理
  時間能不能讓女usb兒慢些長大
  馬年是我的本命年,但自從兩年前跳槽到這家企業,我覺得msata每年都是“奔命年”,您看看我這白頭髮哪裡像36歲的,說48歲都有人信,是啊,時間都去哪兒了?
  我每天早上6:30準時出門,坐10號線從勁松到知春里,出了地鐵還要步行15分鐘到單位,喝杯咖啡提提神後,7:45準時投入到工作狀態,一天陀螺似的腳不著地的工作就開始了。寫文案、推送官方微博、設計微信公共賬號內容、保證企業手機報內容無誤且鮮活並準點發送到員工們手機上、忙著為當下的內部活動拉人氣的同時,就得著手準備下一季的活動主題……哦對了,向領導彙報工作和聽領導開會佈置任務也是必不可少的,這個更得打起一萬分的精力,做好筆記。
  忙活了一天,等我結束了各種大小會議、從電腦屏幕和一摞摞文件前抬起頭來時,窗外天空已變成深邃藍了,揉揉酸脹的眼睛,我眺望尋找最閃亮的星星,緩解眼部疲勞的同時也能稍微喘口氣兒。
  想著家裡未滿4歲的女兒可愛的模樣和乖巧的噓寒問暖,我顧不上吃飯,結束手頭工作後就飛奔出公司大門,沖向地鐵,擠在晚高峰的人流中悶熱卻覺得真實。到家就差不多9點了,先把小寶貝抱在懷中,親親她的小臉蛋,聽聽她講這一天幼兒園裡的故事,這真真兒是最幸福的時刻啊。
  是啊,時間都去哪兒了,不知不覺的,小寶貝就長大了,能像小大人一樣聊天了。親愛的,你能不能慢些長大,再慢些,爸爸不怕變老,就是怕你一夜之間就突然長大了,再不能像現在這樣在爸爸懷中撒嬌,在爸爸膝邊玩耍。
  時光似白駒過隙,容不得人彷徨、迷惘,只能悶頭一路向前,收入是增高了,但幸福感卻被忽視了,新的一年,我會把工作腳步放慢,多抽出時間陪陪家人,見見朋友,增加運動,用心生活。京華時報記者李秋萌
  ◎講述人小紀 ◎性別女 ◎職業網絡編輯
  每天超10小時獻給工作
  我去年6月大學畢業,時間去哪兒了?我想了想,可能都貢獻給了工作吧。每天早晨7點,我就要到單位上早班發微博。按照正常工作時間,我是下午3點半下班。但事實上,我也還需要再加班做點其他的,基本上也要晚上五六點才能下班。
  如果算上每天上下班的時間,我每天超過10個小時都給了工作,並且每周幾乎加班一天,生活跟工作根本分不開。也是因為這樣,我每天下班回家之後,根本就不想說話,給父母打電話也是很容易不耐煩就掛了。
  剛工作這半年,壓力不能說沒有,倒也不算太大。但是新年開始,根據公司跟部門的安排,我可能需要獨立完成一個專題,目前還是挺有壓力的。不過,這半年的社會生活,讓我認識了很多人,瞭解了很多之前完全不懂的事物,自己終於可以掙錢獨立生活,也一直在學習很多東西,也收穫了很多。
  新的一年,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把工作和生活分開。京華時報記者梁超
  ◎講述人鄧飛 ◎性別男◎職業公益人士
  只要閑下來都會陪妻女
  2011年,由於發起免費午餐,我意外闖入公益的世界。越來越深入瞭解鄉村孩子們的悲涼生活,不忍與悲憫之心就像決堤的河水,看著他們那麼多的需求與缺失,我熱切希望能夠為他們做更多,所以這近3年來,我參與發起了9個與鄉村孩子和鄉村環境相關的公益項目,時間因此也被各種各樣與公益相關的活動與合作所占據。
  經常同時見各種人,對接各種不同類型的合作資源,看著自己的一些想法逐步實現,惠及成百上千名鄉村孩子,他們的生活因此改善,那種自心底而生的價值感與自豪感,讓我興奮且幸福。
  參與各種公益活動之外,只要閑下來,我都會陪妻子和女兒。她們給了我最多的支持,妻子的理解與照顧,女兒的陪伴,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愛,也是因為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之中,我才愈發感到留守兒童的可悲可憫。
  每當我為女兒講故事時,她可愛的笑臉和乾凈純潔的目光,總是讓我卸下疲憊,而這樣的歡聚之樂,有多少留守兒童不能享有?因為妻子不斷地給女兒說,爸爸在外奔波是為了幫助許許多多像她一樣的小朋友,所以女兒一方面理解我經常出差,另一方面她還許願,將來長大後賺錢給我做公益。
  2014年我希望自己能夠繼續與眾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同行,改變更多鄉村兒童凄苦的命運,同時,我也將盡可能多地陪伴我的家人,尤其是分享我女兒成長的快樂。
  京華時報記者孫雪梅
  ◎講述人遲夙生 ◎性別女 ◎職業律師
  20年來堅持為百姓提供法律咨詢
  今年過年時,我突然發現,所有同學都退休了,就我還在崗位上。大年三十,我還在自己的律所值班,提供法律咨詢。到今年,我乾律師已35年。
  1979年,《刑訴法》獲通過,那年我被調進法院律師顧問處。回頭一看,35年過來,我在乾什麼?
  首先是學習。
  我不是法學科班出身的。1977年恢復高考,我沒考上大學,考上中等師範,是化學專業。好在當時中國法律很少,由於學歷上的特殊性,我當時特別刻苦,養成堅持看書的習慣,到現在也是每天12點之後才睡覺。當時把法院圖書館的書都看絕了。每頒佈一部新法,我都會認真鑽研。所有的時間能學習就學習。所以這麼多年,我的工作也伴隨著國家法律的不斷制定、出台、修訂和完善。
  從事律師前15年,我在國辦律所上班。1994年,我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律所。這20年來,我堅持在做一件事:一有時間,我就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詢。我和我的律師堅持免費,不收任何費用。我一直是很快樂地做這些事,不知不覺,律所走過20年。
  我對家人很歉疚。平時工作太忙,沒時間陪他們。我的兒子最懂事,不到兩周歲時有一次老伴先出差了,而我必須去上海辦案,只好帶上他,那時上海住宿條件極差,都是安排陌生人同住一起,我給他留一包餅干一大杯開水,晚上回來,他告訴我全天很乖,誰領也沒跟去,還睡了午覺。
  空閑時間,我也是個微博控。有時候是坐車或等候開庭發,有時候從家裡下樓梯,一直發到辦公室。我覺得,一個人決定不了生命的長度,但是可以活得更有溫度,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。我覺得我一生的意義,是在參與推
  動國家法治的進步。京華時報記者李顯峰  (原標題:□身邊人物·時間都去哪兒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t17dtqf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